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分类导航  
    卫星新闻  (100)
    对讲机新闻  (27)
    GPS新闻  (10)
    由汶川、海地大地震引起对卫星通信的思考
    北京海陆通畅科技有限公司   2010-09-14 19:37:14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

     由汶川、海地大地震引起对卫星通信的思考


      

       继年初南方冰雪灾害后,中国通信史上,发生了第二次超大面积的通信中断。这一次,是因为汶川大地震。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一时间,四川、甘肃境内部分地区通信受到严重影响,汶川等多个县级重灾区内通信全面阻断。加上交通受阻,受灾地区无法与外界获得联系,救援人员也无法获得重灾区内受损情况,救灾指挥部无法进行指挥调遣。当地的通信基站也因为强震完全无法使用。唯一的通信手段只有卫星。

       由于卫星电话、短波电台基本受自然条件影响极小,因此成为了主要的救灾临时通讯设备。5月13日下午,通过中国电信工作人员带来的海事卫星设备,北川县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拨通了与外界的第一个电话。这是“汶川5.12”地震以来,从灾区传来的第一个电话。

       北京时间13日凌晨(海地当地时间12日下午)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造成当地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是继“汶川5.12”大地震以后,全球另一个7级以上的风机强震,地震不但使海地首都太子港瞬间成为废墟,也使周遍国家遭到地震破坏。由于当地经济非常落后,加之通信技术不完善,在地震发生后,所有通信基本完全中断。为当地的救援工作及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冰雪灾害,汶川地震,海地地震等等一系列灾害严峻的考验了全球个国在紧急情况下的通信能力。

     1、通讯手段比较单一,目前的通讯基本还是严重依靠转发基站,在转发设备受到破坏的情况下,缺乏其它通讯替代或者辅助手段。

     2、公网专网设备互相捆绑,没有完整独立的体系,一旦被大洪水或者大灾害所破坏,涉及的责任主体较多,不利于防大汛、抢大险情况下的信息通讯恢复。

     3、缺少卫星通讯保障。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部分地震灾区通信完全中断,成为“信息孤岛”。在紧急抢险过程中,卫星电话开始发挥威力了。由于卫星电话、短波电台基本受自然条件影响极小,因此成为了主要的救灾临时通讯设备。

       多次自然灾害给我们的启示:

     1、发展应急通信优势技术,建立起一套空中与地面相结合、有线与无线相结合、固定与机动相结合的立体应急通信系统,加强互联互通监管和通信相关设施保护工作。另外,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体化应急通信管理体系,制定详尽周密的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还应定期进行应急通信演练活动。

     2、建立行之有效的应急通信预案,加强地方各级的灾害意识,同时配备尽量完善的卫星通信设备,建立起应急通信网络,同时完善和健全个级的应急通信和抗灾救灾体制,进而最大程度的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具备相应的通信能力。

      在新的时期下,特别是在通信高速发展的现代,应急通信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是考验一个国家、政府在紧急情况下的处理能力和在和平时期下灾害防范意识的能力,各级应急部门的通信设备完善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在灾害来临时的反映和救援能力。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信息路15号金融科贸大厦    京ICP备090355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04号
    电话:010-88895038    010-88895039    010-88895091      网址:www.hailut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