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分类导航  
    卫星新闻  (100)
    对讲机新闻  (27)
    GPS新闻  (10)
    从唐山到汶川差的难道只是卫星电话吗?
    北京海陆通畅科技有限公司   2009-07-31 18:54:21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
    从唐山到汶川差的难道只是卫星电话吗?

    从唐山到汶川差的难道只是卫星电话吗?

    肯定的说,卫星电话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是人的意识和意志,请看以下分析:  

    33年前,我还是一名基层军官,随部队参加了唐山抗震救灾。难忘的1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从唐山市区到古冶矿区,从古冶矿区到越河公社,一次次生死援助,一处处恢复重建,浴火重生的心灵震撼,至今难以忘却。32年后的2008年,我作为武警水电部队政治委员,带领部队参加了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从第一时间赶赴什邡蓥华镇抢救被困群众,到打通通往震中汶川的第一条“生命线”;从端掉悬在灾区人民头顶的唐家山堰塞湖这盆水,到组织部队至今仍在恢复重建映秀湾电站,每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无一不是一次弥足珍贵的精神世界的洗礼。从唐山地震到汶川地震,相距时间整整32年。这一历史跨度,基本重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前夜和改革开放的全部历史进程。回望唐山,再看汶川,不能不使人思绪万千。

      一

      唐山大地震是20世纪人类十大灾害之一。历史会永远铭记: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仿佛400枚广岛原子弹在距地面16公里处的地壳中猛烈爆发,唐山这个100多万人口的工业城市顷刻间化为废墟。我们部队是7月29日清晨进入灾区的,当时所有的同志无不被眼前的情形所震惊:所有的建筑物基本倒塌,数不清的遇难群众躺在废墟中,幸存的人成为失去家园的灾民……巨大的心理冲击,强烈的心灵悲痛,同刻不容缓的救人、救人的使命意识,共同支撑着我们奋力救灾。唐山抗震救灾,发挥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军队无私无畏、生死营救,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守望相助,创造了28天时间里10余万重伤员转送到全国各地救治,震后一个月内供电、供水、交通、电信等初步恢复,以及大灾之后无大疫等一个个奇迹。

      地震是天灾。然而我们无法回避的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唐山抗震救灾,人祸加重了天灾。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四人帮”曾狂言“抹掉个唐山算得了什么”;叫嚣“不管东震西震,不能冲淡批邓”,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左”的形式和做法,不能不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抗震救灾。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里氏8级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危害程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其破坏性之强、波及范围之广、救灾难度之大,远远超过了唐山地震。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批示:“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两小时后,温家宝总理的专机从北京机场紧急起飞,赶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5月17日晚,我参加了胡锦涛同志在成都召开的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当时,胡锦涛同志神情凝重,饱含深情地指出:抗震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抢救人民生命是首要任务,必须继续作为当前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在虽然已经过了震后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但抢救被困群众的行动丝毫不能放松。只要有一线希望,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我们就要作出百倍努力。这一重要指示迅速传遍灾区,极大地激励着人民子弟兵向前、向前,救人、救人!5月18日上午,胡锦涛同志又冒着持续不断的余震和沿途不断滑落泥石的危险,风尘仆仆地赶到我们正在全力救灾的蓥华镇。一下车,他就急切地向我们几位领导同志询问人员伤亡和伤员救治情况。站在残垣断壁上,他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发出号召:被困的群众急切等待我们去营救,时间十分紧迫。同志们一定要争分夺秒工作,千方百计抢救幸存者。总书记以人为本的博大胸怀,“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的庄严宣示,使所有在场的同志热泪盈眶、热血澎湃。6月6日,温家宝总理亲临我们在唐家山下的营地看望官兵。大家近距离地与总理在一起,真切感受到一位大国总理把人民安危放在心中的殷殷深情:特大地震发生以后,次生地质灾害仍然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的目标是在处理堰塞湖的过程中,绝不能让一个百姓伤亡!铮铮誓言,感天动地,催人奋进。

      大爱大义。人民子弟兵把党的执政使命化为神圣职责,变为了一线希望、百倍努力、绝不放弃的实践。在气壮山河的生死营救中,从地震发生的瞬间,到黄金72小时结束,再到震后10天废墟下生命之火趋于熄灭,官兵们与时间和死神赛跑,对生命的拯救从未停息,谱写了一首首悲壮感人的延续生命之歌。在举国动员的灾后重建中,从安置一处处受灾群众,到打通一条条灾区的“生命线”;从排除一个个地震造成的堰塞湖,到恢复一座座电力设施,历时将近一年时间,官兵们始终奋战在灾后重建的第一线,发挥我们这支专业工程技术部队的优势,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作出了一个个贡献。

       二

      33年前的唐山抗震救灾。传媒远没有今天发达,没有互联网,更没有手机短信平台,传播新闻的渠道是有限的报纸和广播。我和同志们平生第一次看到电视,还是在灾区参加沉痛悼念毛泽东同志逝世活动。然而,对人民知情权的限制,“左”的思想影响甚于传媒手段的落后。唐山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又是在人们酣睡的凌晨,这场极其惨烈的灾难,到底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毁灭了多少家庭、坍塌了多少房屋、造成了多少财产损失——全国人民和世界上所有关注这场灾难的人们所最希望了解的这一切,由于当时特殊的政治因素和舆论环境,均被视为国家秘密而没有披露。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33年后的汶川地震及其抗震救灾,是在前所未有的公开透明中进行的。地震发生后的第18分钟,即5月12日14时46分,新华社就迅速向全世界发布了地震消息。此后,国务院和受灾省市每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受灾情况、伤亡人数和救援进度,及时、准确、客观地提供人们关心的一切信息。作为抗震救灾的一支特殊队伍,广大新闻工作者刷新着中国传媒对重大事件的报道模式。包括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在内的国内所有新闻媒体各尽所能,全程“实况直播”,即时图片、前沿报道、在线访谈、生死文字,全面真实地传达着最新的现场、最近的感动。

      33年前的唐山地震,一座城市毁于一旦。党和政府动员和调动一切资源和力量抗震救灾,全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奉献爱心、鼎力相助,对灾区人民渡过难关、重建家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那一次的抗震救灾,是在对国际社会完全不开放的状态中进行的,我们谢绝了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的任何援助,限制所有外籍人员进入灾区。自然灾害是全人类的灾害。当一个国家发生重大灾情时,有能力的国家施以援助,是国际大家庭的惯例。况且,即使在当时中国经济还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我们每年也都要尽其所能地向受灾国家提供一定数量的援助,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回想起当时在封闭中救灾的那一切,至今内心常常生出憾意和痛楚。

      33年后的中国,彰显出高度的自信和开放。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迅速向国际社会通报灾情,敞开大门欢迎国际援助,接受多个国家救援队和医疗队参与救灾的友善之举。在灾区,我们看到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一支支国际救援队的身影,他们同我们一样,为惨烈的地震灾害而震撼,为拯救出被困幸存者而欣慰,为一个个逝者而悲痛,为灾区人民顽强、乐观的精神所感动。记得5月下旬的一个清晨,我们在成都双流机场遇到准备回国的韩国救援队,共同抗震救灾的经历加深了彼此友谊,交谈中他们为未能救出生还者的惋惜神情,令我们深深感动。唐家山堰塞湖排险中,俄罗斯紧急派遣世界上载重量最大的米-26重型运输直升机协助空运大型机械设备。由于机组由中俄双方人员组成,我们的官兵曾风趣地把唐家山堰塞体称为“世界上最小的国际机场——唐家山机场”。所有这一切,无不传递着国际大家庭的温暖情谊。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唐山到汶川,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汶川抗震救灾所展现的高度自信和开放姿态,赢得了国际社会普遍尊重和高度赞誉。

      三

      经过长达10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1976年的中国,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生产发展缓慢,物资极度匮乏,人民生活困难,唐山抗震救灾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在灾区,数十万救灾大军奋力向前,多数使用的是铁锤、镐头、铁锹等简陋工具,电锯、凿岩机、电焊切割机等为数不多,吊车、推土机、重型运输车等大型设备极为有限,专业化救援队伍更是寥寥无几。从废墟中救出的1.6万多名群众,基本上是靠人工扒碎石、掀楼板、拽钢筋的方式获救的。我们一个步兵连在唐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救灾,一栋完全坍塌的三层楼建筑物,整整用了20天才清理完毕。那时没有生命探测仪,夜阑人静之时,极度疲惫的官兵们还要到废墟各处再走一走,屏息倾听每一丝微弱的响动,尽一切可能拯救幸存的每一个生命。

      日益发展的中国,今非昔比。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迅速从各地和国家战略储备中筹措大量救灾物资,构建起空中、铁路、公路、水路立体运输线,将数百万吨食品、药品、帐篷、活动板房、工程机械等,源源不断地运到救灾最需要的地方。蜀道难,震后的蜀道更难。在地质结构极其复杂、道路桥梁严重损毁、塌方和泥石流不断发生的情况下,短短几天就打通了通往灾区的一条条“生命线”,全面修复了电网、通信等设施。震后20天时间内,中央财政拨款就达182.98亿元,社会捐助超过400亿元。科技救灾,大显身手。雷达生命探测仪、百吨液压顶、航空遥感飞机、LED照明系统、专业救助直升机、海事卫星电话等各种高科技装备和手段,广泛应用于抗震救灾。当通信中断,“风云”、“资源”、“北斗”、“遥感”等9种型号15颗卫星,绘制气象云图,实施卫星通信,进行地貌普查,提供导航服务,将灾区的重要信息及时传递给各级指挥部。强有力的物质技术保障,为赢得拯救生命时间、提高救灾效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了这样的依托,我们才有了与时间和死神赛跑的底气。还拿唐家山堰塞湖排险来说,蓄水量近3亿方的这盆水,对包括四川第二大城市绵阳在内的下游人民群众构成重大威胁,情形十分危急。位于海拔1000多米高程的堰塞体,没有任何通道,连基本的给养都要靠空中保障。且不要说旧中国,就是放在32年前,要排除这一重大险情,是难以想象的。

      四

      唐山抗震救灾,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特殊检验和冶炼。面对地震对这座城市的浩劫,全国人民以坚强的意志面对灾难、迎战灾难,“唐山”——成为那个时候牵引和连接全国人民的神经线。人民解放军和全国各行各业近30万人组成的救灾大军,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宁愿作出新的牺牲,也不放过任何一个生命迹象。地震灾难发生在一时一域,但整个中国动员了起来,全体人民行动了起来,地不分南北,人无论老幼,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共渡难关。在灾区,我们看到和听到太多的奋不顾身、全力救灾的感人事迹。在唐山矿,刚刚从地下煤井逃生出来的矿工,首先想到的是赶紧到中南海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灾情;冒死从废墟中挣脱出来的人们,自愿放弃拯救自己亲人的机会,毫不犹豫地奔向救灾最需要的地方……终然那是“四人帮”横行的时候,“左”的思想影响不乏其间,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没有沉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没有泯灭。

      面对波及范围如此之广的汶川地震,作为第一批到达灾区的部队,我们全线展开、多点救灾。从什邡、都江堰,到理县、茂县,再到青川、北川,无论奋战到哪里,都能深深感受到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浓浓情谊,倾力相助、慷慨解囊的真心友爱,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倾心守望,自力更生、奋力拼搏的头颅高昂。5月15日第一次进入都江堰的情景长久难忘。在通往紫坪铺、青城后山、虹口乡等重灾区的公路上,到处是自发相助的不同年龄段的社会志愿者,他们或是来自省内成都、雅安,或者来自千里之外的其他省区,民营企业家们带来起重机、推土机、重型卡车等大型机械设备,农民兄弟开着三轮车载着准备捐送的饼干、西瓜、矿泉水,大学生们背着简易行囊急促前行,各种各样的救护车呼啸而过,献血长龙几乎要将血站“挤爆”,尽管交通拥挤堵塞,但人们眼前涌动着的是感人至深的爱心热流。地震发生后的第72小时,我们从废墟中救出蓥华中学初二学生廖友瑶。从发现生命迹象到一个花季女孩的新生,营救整整持续了35个小时。随着时间分分秒秒流逝,不知有多少人在悲伤和焦虑中度过,有多少人伸出无私的相援之手,有多少人为奇迹的创造热泪盈眶,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岸力量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和张扬。

    地动天不塌,大灾有大爱。巨大的自然灾害在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悲伤的同时,也使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巨创中迸发、在苦难中升华。汶川抗震救灾,是举世罕见的一个民族以整体的力量与自然灾害相抗争的壮举,谱写了中华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弘扬光大的新篇章。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信息路15号金融科贸大厦    京ICP备090355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04号
    电话:010-88895038    010-88895039    010-88895091      网址:www.hailutx.com